一、工程概况
根据晋煤重组办发【2009】13号文,大同煤矿集团同地北杏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由左云县原管家堡乡北杏庄煤矿与张家场乡杨千堡煤矿整合而成。整合后原北杏庄主、副井分别为主提升井及总回风井。原杨千堡主、副井分别为运料井及行人井。
根据《初步设计》整合后矿井通风实现 “三进一回” ,矿井总风量71m3/s,通风容易时期负压1798Pa,通风困难时期负
压2105Pa。原井筒墙高1.2m,拱高1m,净宽2.5m,净断面4.96㎡,倾角30°,斜长350m。为满足技改后矿井通风要求,现对北杏庄副斜井进行改造,改造后净断面不小于11.88㎡。
二、井筒改造方案设计
1、设计方案概述
针对回风斜井实际情况及设计断面要求提出了下面两个改造方案
方案一
回风斜井整体扩砌(扩两帮),表土段和砾石段斜长260m采用钢筋混凝土砼碹,钢筋型号Φ18mm,间距300mm,支护厚度350mm。基岩段斜长90m采用锚喷支护,支护厚度150mm。改造后井筒墙高1.4m,拱高2.0m,净宽4m。净断面11.88㎡。
方案二
回风斜井整体扩砌(扩两帮),表土段和砾石段斜长260m采用砌碹支护,基岩段斜长90m采用锚喷支护,支护厚度150mm。改造后井筒墙高1.4m,拱高2.0m,净宽4m。净断面11.88㎡。
方案三
回风斜井整体起底2.1m(其中基底0.2m),表土段和砾石段斜长260m采用钢筋混凝土砼碹,钢筋型号Φ18mm,间距300mm,支护厚度400mm。基岩段斜长90m采用锚喷支护,支护厚度150mm。改造后井筒墙高3.1m,拱高1m,净宽2.5m。净断面11.88㎡。
2、设计方案比较
上述三个方案在技术上各有特点,现分析比较如下:
⑴建设工期
方案一和方案二建设工期短,完工早。
⑵施工费用
方案一和方案三施工费用少。
⑶安全方面
方案一和方案二施工安全性高
通过以上技术经济比较,可以看出,方案一在建设工期、施工投资、安全方面上都是有利的,故确定采用方案一。
三、方案实施
1、施工方案
采用方案一的设计进行施工。
2、施工地点
施工地点在回风斜井,由井底向上施工。
3、施工顺序
⑴在距回风斜井井底约2米处逐步向上采用U型钢棚临时支护,临时支护长度约6米。
⑵从回风斜井井底由下至上开始进行扩帮锚喷支护。
⑶到达砾石段和表土段时,扩帮砌碹支护。
4、施工工艺
U型钢棚临时支护→扩帮→出渣→锚喷(砌碹)
免责声明:矿库网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为了传递信息,我们转载部分内容,尊重原作者的版权。所有转载文章仅用于学习和交流之目的,并非商业用途。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